【周报】煤价失守700元大关:3月市场下行压力与行业调整新局

早十网友

2025-03-01 10:04:04

国际定价机制生变叠加内需疲软:3月煤价破位700元后的行业博弈

一、动力煤市场:弱势格局难改,北港库存压力主导

  1. 北港市场持续承压

    • 供需错配加剧:春节后煤矿复产顺利,山西、陕西等主产地供应快速恢复,但终端需求恢复滞后。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同比下滑13%,库存可用天数达23天,采购以长协刚需为主,市场煤成交冷清。北港库存已逼近2800万吨,创近年新高,贸易商抛货情绪升温,报价持续下探。
    • 价格底部支撑薄弱:当前港口5500大卡煤价已跌破长协上限(770元/吨),接近2月年度长协价691元/吨。若库存压力未缓解,价格或进一步考验晋陕蒙主产区煤矿生产成本(山西570元/吨、蒙西460元/吨、陕西520元/吨)。
  2. 陕西市场弱稳运行

    • 神华外购价本周下调10-24元/吨,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。榆林、鄂尔多斯等地煤矿库存高企,尽管部分低价煤种(如籽块煤)出现零星拉运回暖,但非电行业(冶金、化工)需求疲软,压价采购普遍,短期难见反弹动力。
  3. 进口煤政策扰动

    • 印尼HBA定价新规于3月1日生效,将替代原ICI指数定价。此政策旨在提高印尼出口价格以增加财政收入,但可能导致中国进口成本增加(印尼煤占中国动力煤进口57%)。目前印尼3800大卡煤价已丧失价格优势,部分贸易商转向消耗内贸长协煤或寻求澳洲、俄罗斯替代资源。

后市预判:本周北港动力煤价或继续下探至700元/吨以下,关注3月初冷空气对日耗的短暂提振及两会期间保供政策动向。


二、炼焦煤与焦炭:供需宽松延续,产业链负反馈深化

  1. 炼焦煤港口弱势运行

    • 海运炼焦煤库存高企(曹妃甸、京唐港库存超200万吨),贸易商为回笼资金主动降价20-50元/吨。俄罗斯K4主焦煤现价1090元/吨,较年初高点下跌逾20%;澳洲Elga肥煤等品种因国际需求疲软,价格倒挂压力加剧。
    • 国内需求端:钢厂铁水产量低位(227.5万吨/日),焦企亏损面扩大,原料煤采购维持低库存策略,市场悲观情绪蔓延。
  2. 焦炭第十轮提降落地

    • 焦炭累计降价550元/吨,准一级湿熄焦现价1250元/吨,焦企普遍陷入亏损,但减产力度有限。钢厂焦炭库存高位(可用天数21天以上),叠加钢材终端需求恢复缓慢(全国工地复工率47.7%),补库意愿低迷。
  3. 进口蒙煤与政策变量

    • 蒙煤通关量受口岸库存压力限制,甘其毛都口岸库存维持高位,价格承压。两会期间煤矿安监趋严或对供应形成短暂扰动,但需求端缺乏实质性改善,煤价反弹空间有限。

后市预判:炼焦煤价格或延续底部震荡,焦炭第十一轮提降预期升温,关注成材库存去化速度及宏观政策对黑色产业链的传导效应。


三、关键变量与策略建议

  1. 核心风险因素

    • 政策干预:两会期间保供稳价政策或出台,需关注产地安检力度、进口配额调整及长协履约监管。
    • 极端天气:3月初南方大范围雨雪天气或短暂提振电煤日耗,但难以扭转高库存格局。
  2. 贸易策略

    • 动力煤:贸易商应优先消化库存,避免囤货;终端用户可分批采购低价现货,锁定成本。
    • 炼焦煤:空单持有但警惕超跌反弹,关注港口库存去化速度及印度对印尼焦炭进口限制的间接利好。

总结:本周煤炭市场延续供强需弱格局,动力煤价格中枢下移,炼焦煤弱势震荡。产业链负反馈尚未结束,市场情绪需等待“金三银四”需求验证及政策端明确信号。建议参与者以风险规避为主,密切关注港口库存、进口政策及终端复工节奏。

文章打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