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需博弈趋紧,库存高压叠加,煤市震荡承压前行。
北港市场持续承压
北港动力煤维持弱稳运行,Q5000大卡成交均价周环比下跌20元/吨至597-610元/吨。高库存(3251.6万吨,日增81万吨)叠加终端日耗回升缓慢,贸易商降价避险情绪浓厚,报价与询盘价差显著,实际成交稀少。当前市场悲观情绪主导,短期内或延续弱势。
产地市场涨跌互现
鄂尔多斯受降雪及重要会议前安检趋严影响,部分露天矿临时停产,汽运受阻,局部煤矿因销售好转上调价格5-20元/吨。但整体供应充足,榆林等地民营矿检修增多,需求疲软下原煤、洗面煤价格仍承压下行。
国际煤价分化加剧
印尼HBA定价机制实施后,低卡煤(Q3800)到岸价倒挂内贸煤18元/吨,贸易商观望情绪升温;高卡澳煤(Q5500)成交价跌破760元/吨,3月底货盘报价下探至690元/吨,需求疲软致价格下行压力持续。欧洲高卡煤价格优势收窄,叠加俄煤出口关税恢复,全球高卡煤形势严峻。
炼焦煤港口弱势延续
海运炼焦煤港口现货价格普跌10-30元/吨,终端按需采购,焦钢企业减产预期增强,港口出货受阻。河北港口K4主焦煤报价1080元/吨,部分煤种因需求疲软跌破成本线。产地方面,山西、内蒙古焦煤长协价下调120-230元/吨,市场竞拍流拍率高企,下游补库意愿低迷。
焦炭第十轮提降落地
港口准一级焦现货价跌至1420元/吨,焦企亏损加剧,部分主动限产,但钢厂需求疲软叠加成材价格走弱,采购压价明显。出口FOB报价同步下滑,CSR62一级焦跌至224美元/吨,外贸需求疲态难改。
政策与供应端
• 国内保供政策延续:国家能源局要求2025年煤炭稳产增产,主产区山西、内蒙古产量稳步回升;
• 进口收缩预期:印尼HBA机制抬高出口成本,叠加澳煤价格倒挂,3月进口量或缩减;
• 安检阶段性扰动:两会临近,鄂尔多斯、陕西等地露天矿生产受限,但对整体供应影响有限。
需求端疲软
• 电力需求:供暖季尾声,电厂库存安全(沿海电厂可用天数16天),采购以长协为主,市场煤需求低迷;
• 非电需求:建材、冶金行业尚未发力,仅化工需求相对稳定,但不足以支撑煤价反弹。
库存与情绪
• 北港库存创历史同期高位(3251.6万吨),疏港压力持续;
• 市场情绪悲观,贸易商低价抛货与终端压价形成负反馈循环。
动力煤:短期弱势难改,但需关注两大潜在支撑——
• 成本倒逼减产:晋陕蒙部分煤矿跌破成本线,挺价情绪升温;
• 非电需求复苏:基建项目集中开工或带动建材、冶金用煤需求边际改善。
炼焦煤与焦炭:
• 焦炭产业链“弱现实”主导,钢厂利润低迷下,焦企减产与成本博弈将持续;
• 炼焦煤价格或于3月下旬企稳,需观察铁水产量回升节奏及焦煤进口政策变化。
风险提示:
• 进口政策调整:印尼HBA执行力度、俄煤出口量波动;
• 极端天气:主产区降雪或延缓运输及复产进度;
• 经济刺激政策:两会后基建投资加码或超预期拉动需求。
3月初煤炭市场仍处于“高供应+弱需求+高库存”的困局中,动力煤与焦炭价格中枢或继续下探。但需警惕边际变化:产地挺价情绪升温、进口收缩及非电需求复苏可能带动市场阶段性企稳,预计3月中下旬或现弱反弹契机。